2017 年全國文化會議及 文化政策白皮書 總說明
2016 年蔡英文總統提出「厚植文化力,打造臺灣文藝復興新時代」的文化政見,文化部部長鄭麗君隨即擬定「21 世紀臺灣文化總體營造」的施政主軸。面對瞬息萬變的全球政治經濟趨勢脈動,以及臺灣社會的種種困境及挑戰,2017 年全國文化會議與文化政策白皮書的目的,即在凝聚全民共識,重思臺灣文化核心價值與文化政策的主體性論述,希望據此提出更具 整體性、前瞻性,符合社會脈動且務實可行的文化政策藍圖。
事實上,國家擘畫文化政策藍圖的努力一直存在。1981 年專責文化事務的行政院文建會成立,隨著 1987 年解嚴與風起雲湧的社會運動,文化施政的焦點開始關注民間的聲音。1990 年第一屆全國文化會議以「邁向 21 世紀的文化建設」為主軸,宣示「縮短城鄉差距」和「文化均富」的目標,觸發 1994 年社區總體營造運動。文化政策的思考開始從中央延伸到地方與 本土,許多鄉鎮社區居民亦開始參與文化公共事務,掀起地方文化運動。為了回應這些社會脈 動,文建會於 1997 年以「文化建設與國家發展」為主題,召開第二屆全國文化會議,並據此 編撰臺灣第一本文化白皮書(1998 年)。
千禧年後文建會以「新世紀的文化願景」為主軸,於 2002 年召開第三屆全國文化會議。會議探討文化事權統一、文化交流、文化資產保存、改善文化環境、人文與科技及社區總體營 造等六大議題,並於 2004 年發布第二本文化白皮書,試圖形塑更具文化主體性與國家競爭力 的「文化臺灣」。2010 年馬英九總統提出「文化興國」理念,並於 2012 年成立文化部;首任文化部長龍應台則擬定了泥土化、產值化、國際化、雲端化四大政策目標。
近年來,政府和民間都更加體認到匯聚臺灣文化動能與擘畫國家文化政策藍圖的重要性。民間除了對於文化民主與文化組織再造的持續訴求外,對於文化政策過於偏重文創產業、國家競爭力與經濟發展的連結,而忽略文化生態的平衡發展,以及文化多元價值內涵的重要性也產生諸多疑慮。2014 年的反服貿運動揭示一連串民間抗爭運動的能量蓄積與爆發,不但引發了臺灣社會對於「文化」與「政治經濟」價值的爭辯,也刺激臺灣社會重新省思人民的文化權利與主體意識。
臺東美麗灣事件顯示了民間對原住民族文化發展權的重視,公民團體透過民間文化會議與文化行動論壇的積極行動,不斷努力爭取建立民間參與文化公共事務的常設性管道的可能性。 此外,各地方文化資產不斷「被自燃」,凸顯出政府文化政策連結土地與人民歷史,以及文化保存與文化扎根的重要性。長久以來文化工作者的勞動權利被漠視,藝文創作自由支持體系不夠健全,對於新住民和移居工作者歷史文化的欠缺理解,也引發社會持續倡議文化包容,要求轉型正義的具體改革。種種文化施政的困境與挑戰,都督促著臺灣文化部門亟需提出新的文化 作為。
歷史經驗提醒我們,未來的文化政策必須建立在公民程序和政策辯論的文化價值,以及臺灣人民文化共識的基礎上,同時應該以嶄新的文化科技與跨域思維,開展臺灣文化未來的各種可能性。據此,文化部與執行團隊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及台灣文化政策學會共同協力,從 2017 年 3 月至 6 月於全國南、中、東、北、離島底區召開分區論壇,6 月至 7 月期間舉辦「青年文化論壇」、「新住民文化論壇」、「文化資產論壇」與「文化科技論壇」, 8 月 19 日舉辦預備會議,並於 9 月 2-3 日舉行 2017 年全國文化會議。期待每位文化公民和地方團體都能透過公共參與,討論文化政策的重要議題,秉持多樣平權與審議思維的精神,並回歸法制面(全國文化會議、文化政策白皮書、文化基本法)尋找可行的協力治理方案。
2017 年全國文化會議以文化部部長鄭麗君提出的「21 世紀臺灣文化總體營造」和五大施 政理念為基礎,經由諮詢委員會議及審議工作會議討論,擴充為六大文化政策議題主軸,包括:
A. 推動文化治理變革與組織再造 (文化民主力) | B.支持藝文創作自由與培植美感涵養 (文化創造力) |
C. 文化保存與扎根、連結土地與人民 歷史記憶(文化生命力) | D. 文化經濟與文創產業生態體系的永續 (文化永續力) |
E. 促進文化多樣發展與交流(文化 包容力) | F. 開展文化未來:創造文化科技、跨域 共創共享(文化超越力)。 |
我們期待臺灣未來可以跳脫過往以文化做為國家競爭力、軟實力、影響力或控制力的工具性思維,轉而迎向豐富民眾日常生活價值內涵的積極作用力,包括:能參與文化公共領域並對 話交流的「文化民主力」;能支持藝文自由創作表達,同時能理解藝術文化所展現的美感關懷與人文感動的「文化創造力」;能延續地方文史資產生命意義,為文化扎根的「文化生命力」; 能使經濟利益成為挹注文化創作活水,平衡整體文化生態發展的「文化永續力」;能促進社會族群多樣生活面貌相互理解,融合國際不同文化的「文化包容力」;以及能結合文化科技,開展文化未來跨域多樣可能性的「文化超越力」。